随着节水环保理念的普及,配备双冲洗装置的六升座便器因其高效节水性能成为市场主流产品。此类产品通过设置大小冲水模式(通常为6升和3升),实现不同场景下的水资源合理利用。然而,其性能稳定性、节水效果及安全指标需通过专业检测验证,以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与消费者预期。检测过程需全面覆盖冲洗功能、机械强度、密封性等核心项目,同时需结合国家相关标准与行业技术规范,为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。
1. 冲洗性能测试:通过模拟日常使用场景,评估大冲(6L)和小冲(3L)模式下对固体/液体废弃物的清除能力,包括测试介质残留量、冲洗水流量均匀性等指标。
2. 水封功能检测:验证便器存水弯的水封深度(应≥50mm)及水封回复能力,防止下水道气体反渗。
3. 耐久性试验:对冲洗装置进行10万次循环测试,检验阀体密封性、按钮使用寿命等机械性能。
4. 防虹吸性能:测试停水状态下是否发生污水倒吸现象,确保供水系统安全性。
5. 噪声控制:在标准试验环境下测定冲洗过程的最大声压级(应≤65dB)。
1. 冲洗功能测试:依据GB/T 6952-2015《卫生陶瓷》,采用可降解模拟污染物(如聚丙烯颗粒)进行定量冲刷,残留量应≤3个(大冲模式)和≤5个(小冲模式)。
2. 水封深度测量:使用专用测深规在排水后静态测量存水弯最低水位,结果应符合CJ/T 164-2014《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》要求。
3. 耐久性试验:按照QB/T 5334-2018《坐便器冲洗阀》标准,通过自动化设备模拟高频次使用工况。
4. 防虹吸检测:采用负压测试装置,在-0.088MPa压力下维持30秒,观测是否出现逆流现象。
检测需严格遵循以下标准:
- GB 25502-2017《坐便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》
- GB/T 26730-2011《卫生洁具 便器用压力冲水装置》
- JC/T 764-2008《坐便器塑料坐圈和盖》
合格产品应同时满足:水效等级达到1级(单冲量≤5.0L)、冲洗功能无残留、循环测试后无漏水变形、噪声值控制在限值内等综合要求,并取得节水认证标识。
通过系统化检测可有效筛选出真正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,推动行业技术升级。当前检测技术正向智能化发展,如采用高速摄像分析冲洗水流形态,结合流体力学模拟优化冲洗效率。未来检测标准将进一步提高节水阈值,并加强对智能冲水系统的兼容性测试要求。